什么是肌张力?

2021-06-28 00:00

肌张力是指肌肉在静息状态下的一种不随意的、持续的、细小的收缩。必要的肌张力是维持肢体位置、支撑体重、保证肢体运动控制能力和空间位置、进行各种复杂运动的必备条件。
肌张力可以分为正常肌张力和异常肌张力。
正常肌张力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和正常活动的基础,根据身体所处的不同状态,正常肌张力可以分为静止性肌张力、姿势性肌张力和运动性肌张力。
异常肌张力是肌张力的水平因为神经系统的病损和肌肉自身的状态发生变化。根据和正常肌张力相比,将异常肌张力分为:肌张力增高,肌张力低下和肌张力障碍。
肌张力增高是指肌张力高于正常水平,在被动活动肢体时抵抗增强,根据状态不同又可分为痉挛和僵硬。
痉挛是由牵张反射高兴奋性所致的、以速度依赖的紧张性牵张反射增强伴腱反射异常为特征的运动障碍。痉挛的速度依赖是指伴随肌肉牵伸速度的增加,痉挛肌的阻力( 痉挛的程度)亦增加。导致痉挛原因为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常见于脑卒中、脑外伤等。 
痉挛的益处:借助伸肌痉挛等帮助患者站立和行走;活动过强的牵张反射可促进等长和离心自主收缩的肌力,但向心性收缩力弱;可相对保持肌容积;在无承重和废用的情况下,可因此而预防骨质疏松;降低麻痹性肢体的依赖性水肿;充当静脉肌肉泵,以降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危险性。
痉挛的弊端:阵挛、髋内收呈剪刀样或屈肌痉挛可损害站立平衡;伸肌痉挛和阵挛可损害步态的摆动相;可导致缓慢的自主运动;屈肌痉挛可导致皮肤应力增加,这现象也可发生在床位和轮椅位;紧张性牵张反射亢进或屈肌痉挛可造成挛缩危险;自发性痉挛可导致睡眼障碍,随然大部分痉挛无疼痛,但持续的屈肌痉挛可导致疼痛,可增加骨折、异位骨化的风险性。
僵硬是主动肌和拮抗肌肌张力同时增加,各个方向的关节被动话动阻力均增加的,导致僵硬的原因常为锥体外系的损害,僵硬是帕金森病最常见的症状。
    肌张力低下是指肌张力表现为降低或缺乏 、被动运动时的阻力隆低或消失、牵张反射减弱、 肢体处于关节频繁地过度伸展而易于移位等现象、又称肌张力弛缓。肌张力低下时,运动的整体功能受损,且伴有肢体肌力减弱、麻痹或瘫瘓。导致肌张力低下的原因有小脑或锥体束的上运动神经元损害,脊髓损伤的脊髓休克阶段或颅脑外伤、脑卒中早期,外周神经系统的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原发性肌病:如重症肌无力。临床上肌肉可表现为柔软、弛缓和松弛,加之邻近关节周围肌肉共同收缩能力的减弱,导致被动关节活动范围增大,腱反射消失或缺乏。
影响肌张力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1.体位的影响:不良的姿势和肢体放置位置可使肌张力增高,例如痉挛期的脑卒中患者,仰卧位时患侧下肢伸肌肌张力可增加。
2.精神因素的影响:紧张和焦虑情绪及不良的心理状态都可以使肌张力增高
3.并发症的影响:有尿路结石、感染、膀胱充盈、便秘、压疮、静脉血栓、疼痛、关节挛缩等并发症时,肌张力可增高。
4.神经状态的影响:中枢抑制系统和中枢易化系统的失衡可使肌张力发生变化。
5.局部压力改变的影响:局部肢体受 压可使肌张力增高,如穿紧而挤的衣服和鞋子。6.疾病的影响如骨折、脱位、异位骨化等外伤或疾病可使肌张力增高。
7.药物的影响:如烟碱能明显增加脊髓损伤患者的痉挛程度;巴氯芬则有抑制脊髓损伤患者痉挛发生和降低频率、强度的作用。
8.外界环境的影响:当气温 发生剧烈变化时,肌张力可增高。
9.主观因素的影响:患者对运动的主观控制作用、肌张力可发生变化。

文字 | 朱文耀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