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虐你千万遍?别慌,益阳市第一中医医院为您制定独特愈合方法

2020-08-10 00:00

病例一

患者邓某,80岁,大面积脑栓塞中度昏迷,在上级医院住院时发生压疮,并且已经行清创处理,入院时患者左侧臀部lll期压疮:大小4×3㎝,深1.5㎝,同时合并多瘘道形成。患者多重耐药,伤口感染控制差,康复针灸三科曾梅芳主任邀请多科协作治疗。请肛肠科蔡斌主任会诊指导后行双瘘道开通引流手术。

经过两个月不间断换药、冲洗等炎症控制良好,但伤口生长缓慢,科室决定调整治疗方案,改用纱布浸润湿润烧伤膏和特制生肌中药药膏交替使用,填充瘘道、覆盖伤口促进药物吸收,同时内服中药益气活血,补脾生肌。

三个月后,患者原发伤口部位逐步愈合,但瘘道愈合缓慢,在不继续扩大创面基础上,予以自制输液软管瘘道内给药及冲洗,瘘道外加压包扎,使瘘道上下壁紧紧贴合,促进肉芽生长,患者瘘道逐步缓慢愈合。前后经过九个月时间,患者lll期臀部压疮合并多瘘道终于愈合。   

Dv頪Uȧ教授开中药固本培元,调理体质,很快患者足底、踝部、臀底部的压疮愈合。

2_27.jpg

一、什么是压疮

压疮又称褥疮,是由于身体局部皮肤长期受压,影响血液循环,导致皮肤和皮下组织营养缺乏而出现损伤、溃疡甚至坏死。本身不是原发疾病,大多是由于卧床患者未经良好护理而造成。多好发于受压的骨骼突出部位,如骶尾骨、臀部等。若不及时处理会增加患者痛苦、加重基础病情、延长病程,甚至可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

 

二、压疮的发生原因

1.皮肤长期受压:常见于卧床、坐轮椅等长时间不改变体位者。

2.皮肤受到摩擦:皮肤和衣服、床上用品产生摩擦。

3.汗液、尿液及各种渗出物、引流液、粪便的刺激:影响皮肤的防御功能,从而容易发生压疮。

4.营养不良:日常饮食中缺乏热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不能维持皮肤健康及预防组织被破坏。

5.年龄:70岁以上的老年人更容易出现行动不便,皮肤更脆弱,更容易受到损伤。

6.基础疾病:糖尿病、外周动脉疾病、肾衰竭、心力衰竭、多发性硬化症、帕金森病等可影响血液供应、造成运动能力下降,从而使患病风险增加。

 

三、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1.卧床患者每两小时翻身一次,有红斑时翻身时间应明显缩短,翻身时应避免拖、拉、推等动作,以免擦伤皮肤。

 

2.保持床面整洁,保护骨突部位,要采用适当的卧位姿势,并加软垫,但要注意局部过分垫压反会增加皮肤压力,须避免,可将压疮预防制剂涂抹于压疮易发区域,以促进局部微循环,预防压力性压疮。

3.注意皮肤清洁卫生,保持皮肤干燥,避免皮肤过度暴露,体重过大也是造成压疮原因。

4.选择合适的床,应用气垫床并定时按摩受压部位,有助于预防压疮。

 

5.取舒适正确卧位(30°侧卧,床头抬高不超过30°),坐位初期不超过30-60分钟,每15-30分钟要将臀部抬离15秒,适当的椅垫对预防压疮有重要意义。

6.保证充足的营养,补充适量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有助于提高皮肤对缺血的耐受性,有利于构建新组织和促进创面愈合。

7.使用便盆时不可硬塞硬拉,应注意抬高臀部,轻轻放置,勿让患者过久坐在便盆上。

8.不得按摩骨突压红部位;不得使用气圈类装置;不得使用烤灯;不得频繁、过度清洁皮肤。

9.积极防治并发症包括痉挛或挛缩、感染和水肿等。在感染或其它疾病状态下,皮肤对压力的耐受性有所降低,故需要缩短翻身或改换体位的时间间隔。

目前我院康复针灸三科中风病人并发压疮治疗的患者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并以中医治疗为主,辩证论治,采用内服中药+中药外洗+自制生肌膏伤口换药+联合多学科协作,打破了传统西医治疗常规,不再单单依赖抗生素等治疗手段,完全避免了病人在长期使用抗生素等药物后产生的毒副作用、过敏反应、耐药反应等,治疗效果均可观。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