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
2019-12-30 00:00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骼脆性增加,骨折风险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骨病。
2018年国家卫健委权威发布:我国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32%,其中男性:10.7%,女性:51.6%。
中医属“骨痿”“骨枯”“骨痹”范畴,认为病变在骨、其本在肾、以肾虚为主,与肝、脾、瘀相关,证属本虚标实。
骨质疏松的分型
①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约占患者总数的90%。
Ⅰ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Ⅱ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②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常由各种内分泌、肾脏、消化系统疾病及不当用药、废用等引起。
骨质疏松症的特点
1.“无声无息”。
2.患者往往等到骨折才知道。
3.女性比男性多。
4.随着年年龄增加,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亦相继升高。
骨质疏松的危害性
1.导致老年人失去生活能力。
2.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与健康寿命。
3.带来巨大的医疗、经济、照护成本。
骨质疏松的诊断
1、骨密度
双能X线吸收法(DXA)--金标准
其它:定量超声测定法、X线摄片法
基于DXA测定骨密度分类标准
2、脆性骨折:受到轻微创伤后或日常活动中发生的骨折。
3、实验室检查:
---血钙、磷和碱性磷酸酶。
---血甲状旁腺激素。
---血沉、性腺激素、尿钙磷、甲状腺功能、血气分析、肿瘤标志物、骨髓穿刺或骨活检等检查。
风险评估---一分钟测试
国际骨质疏松症基金会(IOF)骨质疏松症1分钟测试题
1.您是否曾经因为轻微的碰撞或者跌倒就会伤到自己的骨骼?
2. 您父母有没有过轻微碰撞或跌倒就发生髋部骨折?
3. 您是否经常连续3个月以上服用“可的松、强的松”等激素类药物?
4. 您的身高是否比年轻时降低了3cm以上?
5. 您经常大量饮酒吗?
6. 您每天吸烟超过20支吗?
7. 您经常腹泻吗?(消化道疾病或肠炎引起)
8. 女士回答:您是否在45岁以前就绝经了?
9. 女士回答:您是否曾经有过连续12个月以上没有月经?(除了怀孕期间)
10.男士回答:您是否有过阳痿或性欲缺乏这些症状?
只要其中有一题回答结果“是”,即为阳性。
骨质疏松的治疗
治疗原则:
药食同源 动静结合 筋骨并重
内外兼治 医患合作 长期坚持
注重个体化的中西医结合多模式诊疗
基础干预
一、调整生活方式
1、均衡营养---高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
含钙量丰富的食物:
主食类:燕麦、小麦、麦片、糯米
海产类:虾、蟹、马头鱼、小鱼干
肉类:猪瘦肉
豆类:蚕豆、黄豆、豆干、黑豆、豆腐
蔬菜类:海藻、油菜、紫菜、木耳、芹菜、韭菜
水果类:柿子、橄榄、红枣、栗子、核桃、木瓜
乳品类:牛奶、奶酪及奶制品
其他:坚果、蜂蜜、酵母粉、芝麻等
牛奶及奶制品:300ml/天
戒烟限酒,避免饮用过量的咖啡、碳酸饮料以及慎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2.充足日照
上午11点到下午3点间,尽可能多地暴露皮肤于阳光下晒15-30分钟,每周两次,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尽量不涂抹防晒霜以免影响日照效果,但要注意避免灼伤。
3、适量的户外活动
运动方式:个体原则
包括:有氧运动、负重运动、渐进抗阻运动
例如:快步走、哑铃操、划船运动、蹬踏运动等
运动频率和强度:
建议:负重运动每周4-5次,抗阻运动每周2-3次
强度以每次运动后肌肉有酸胀和疲劳感,休息后次日这种感觉消失为宜。
60岁左右的老年运动后脉博数达到 110 次/分 ,即稍稍出汗是安全的。一次散步的时间在 30 min 之内 ,早晚两次 ,且每周要安排有 2 日左右的休息。
二、中医养生
养生原则 :顺应时势、起居有常、劳逸适度、饮食有节、房事有度、调畅情志、形神共养、动静结合。
目的:阴阳平衡、气血畅通。
非药物治疗
食 疗
补肾阳:羊肉、枸杞、乌鸡、龙眼、韭菜、生姜等
养肝疏肝:玫瑰花、猪肝、黑豆、银耳等。
健脾益胃:山药、薏米、牛肉、大枣等。
导 引
太极拳:以意识指导动作,调节脏腑功能,较安全。
八段锦:以肌肉等长收缩为主,动作轻柔、缓慢。
易筋经:全方位的运动,动作舒缓、柔中带刚。
五禽戏:腰部运动贯穿始终,对腰椎骨量增加尤为明显。
针 灸
穴位:足三里、太溪、三阴交、肾俞、关元、大椎、太白等。
家庭:艾灸灸法为主,每日一组穴、每穴灸5壮、15天一疗程。
物理疗法
中频脉冲、紫外线体外、冲击波、磁震热疗 。
药物治疗
具备下列之一者,需考虑药物治疗:
(1)确诊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T≤-2.5),无论是否有过骨折;
(2)骨量低下者(骨密度-2.5
(一)中药外用
中药熏洗、中药贴敷。
(二) 中药内服
肾阳虚表现: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夜尿多、小便清长。方剂:右归丸
中成药:健骨胶囊(自制制剂)、仙灵骨葆胶囊等脾肾阳虚表现:面恍白、形寒肢冷、腹冷痛、完谷不化、腰膝酸软、小便清长方剂: 补中益气汤
中成药:抗骨质增生丸(自制制剂)、仙灵骨葆胶囊等
肝肾阴虚表现:目干、失眠多梦、腰膝酸软、眩晕、耳鸣、五心烦热方剂:六味地黄丸中成药:恒古骨伤愈合剂等。
血瘀气滞表现:胸胁胀闷,走窜疼痛,急躁易怒,刺痛拒按。方剂:身痛逐瘀汤。
中成药:瘀痛丸(自制制剂)等。
(三) 骨健康基本补充剂
钙剂
使用原则:钙含量高、价格适宜、不良反应少
我国居民每日膳食约摄入元素钙400mg,故每日需补充元素钙约800mg/d。
补钙的错误观念
维生素D建议每天摄入800至1,000 IU。
(四) 抗骨质疏松药物
1.抑制骨吸收药物:唑来膦酸钠,每年注射一次,连续3-6年
2.促骨形成药物
3.降钙素
4.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剂
5.雌激素
(五) 其他
1.活性维生素D:适合老年人、肾功能减退者
2.维生素K2
预防及原则
预防:
1.骨质疏松症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病,人的各个年龄阶段都应当注重骨质疏松的预防,婴幼儿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都与成年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密切联系。
2.预防骨质疏松症,应从儿童期开始,在35岁之前,达到个人最高的骨量。
原则:
未病先防
1.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证日常钙质的摄入,补充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戒除不良生活方式。
2.顺应天时,遵“四时”安排户外活动、日照,预防跌倒。
即病防变
1.尽早、正规化、阶梯型治疗,补充钙、维生素D或抗骨质疏松药物。
2.联合食疗药膳、中药内服、有氧运动和中医外治法,提高骨量,缓解症状,延缓骨量丢失,同时预防跌倒,避免骨折。
已病防复
1.骨折后应尽快恢复自理能力。
2.预防骨折再次发生。
3.坚持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