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本芬芳】端午话“本草”
2019-06-10 00:00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这一天,人们会食粽子,划龙舟,当然还有一件必不可少的事,那就是悬艾叶,挂菖蒲,有的,还会撒雄黄,正是“棕香,艾香,草药飘香”。在民间,还常常将农历五月称为五毒月,那是因为此时正好是夏季的开始,各种虫类、蛇类增多,流行病也多起来,挂艾叶、菖蒲等这些传统的风俗习惯正是是为了祛邪避瘟,祈求平安。
其实,菖蒲、雄黄、艾叶的作用不仅仅有这些。今天,让我带你了解一下这些与端午有关的中药吧。
菖蒲,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可“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久服,不忘,不迷惑。”即可以行散开通,祛风化湿,活血驱寒,治疗风湿病;因其具有辛温之性,还可化痰开窍,活血理气,祛湿开胃。现代常用于痰迷心窍的中风、癫痫、神志不清,以及痰滞壅阻而致的健忘、耳鸣、耳聋等。菖蒲还有滋补,润泽肌肤的功能。
雄黄,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中品。“主恶疮;头秃;痂疥;杀毒虫虱,身痒,邪气诸毒。”即可以用于痈肿疔疮,湿疹疥癣,皮肤瘙痒,虫咬蛇伤。现代一般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带状疱疹、流行性腮腺炎等。本品为毒性中药,一般外用,且孕妇忌用,外用时也不能长期或大面积使用,会引起蓄积性中毒。因雄黄主要成分是二硫化二砷,燃烧后会生产剧毒的三氧化二砷,所以,不可火烧。
艾叶,是我们常见的一种草药,用得也比较多。《本草蒙荃》记载:“医用作炷,以灸风湿痹疼,痨热积聚。作炷灸诸经穴不差,凿窍拔风湿毒尤验。”因其辛窜可以通利关节也。将艾叶捣绒,制成艾条,熏灸穴位,可温煦气血,通达经络,驱风祛湿,通利关节。艾叶还可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的出血证;可以调经,治疗下焦虚寒而致的痛经,宫寒不孕等,如艾附丸,还可以安胎,外洗可治湿痹及疥癣。只是,本品也有小毒,不宜多服,久服。
其实,端午节我们还可以用一些中药,如苍术、白芷、佩兰等,做成香囊佩戴,也可起到驱瘟辟邪的作用。